導語: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
、性格和智力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
,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
,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
,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
。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許多標準
,但目前尚無統(tǒng)一測量標準
。根據(jù)我國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七個方面的心理品質
。

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常見問題及表現(xiàn)
★1.狹隘:
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狹窄
,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別人
,對小事也耿耿于懷,愛鉆牛角尖
。
★2.嫉妒:
當別人比自己好時,表現(xiàn)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懷有敵意,更有甚者竟用打擊、中傷手段來發(fā)泄內心的嫉妒。
★3.敏感:
即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別人無意中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作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4.失落:
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yōu)楝F(xiàn)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xù)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失敗感。
★5.自卑:
對自己缺乏信心,以為在各方面都不如別人,無論是學習上
,還是在生活中,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等
,這種自卑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情緒
。
★6.叛逆: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
,迫切希望擺脫大人的監(jiān)護
。同時,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與眾不同
,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tài)度
。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原因分析
1
、教育高壓:由父母過高的期望值而給孩子帶來的焦慮感,也是常有的事
。

2、家庭不和諧:家庭環(huán)境也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父母關系不和諧,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患有抑郁的可能性遠大于正常和諧幸福的家庭
。

3、家庭暴力:攻擊或暴力是一種學習得來的反應
。家庭與社會是青少年獲取攻擊性行為模式的重要來源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的不良行為形成于家庭、顯現(xiàn)于掌校
、危害于社會

4
、校園霸凌:201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了十個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學生325%的中小學生表示“偶爾會被欺負”,6.1%的中小學生表示"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

5、網絡成癮: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范圍內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發(fā)病率是6%,我國的發(fā)病率較高,已接近10%
。目前青少年是網絡游戲消費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非理性購買游戲裝備和打賞游戲主播等行為給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

6
、缺乏溝通: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不暢,也是導致青年網絡成癮成因之一。青少年了解新事物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使家長的權威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阻礙了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心理溝通和情感
。交流,導致青少年通過網絡尋求情感支持。

7
、焦慮:數(shù)據(jù)顯示中小學生的焦慮來源包括學習壓力約32%,同伴關系約25%,親子關系約18%,師生關系約10%自我接納約10%,其他約5%
。

8、抑郁:最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青少年是抑郁癥的高發(fā)人群
。在我國17歲以下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中國約1.73億人有精神疾病,其中包括焦慮、抑郁和強追癥等

四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
良好的夫妻關系會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父母的優(yōu)點
,感受到穩(wěn)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圍,提高他們面對問題的信心
。父母之間和諧的關系也對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具有積極的影響
,有助于提高孩子未來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
2.傾聽孩子說話
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里話的地方
,家長常跟孩子聊天
,把說話的機會多留給孩子,讓孩子敞開心扉
,盡情表達自己
,不做過多評判。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
,不能因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長
。當孩子說話時,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
、最溫馨的
。
3.寬容與約束都重要
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
。過分寬容則陷于溺愛
,過分嚴格則破壞親子關系。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yǎng)成
,寬容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并不矛盾
,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
4.鼓勵夸獎有方法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強
,如果父母只因為孩子獲得好成績而夸獎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取得好成績才是好孩子
,而好成績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來控制的
,所以孩子會更容易不安
。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獎他做事情的過程
,往往會讓孩子更有動力繼續(xù)去努力做事
。
5.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家庭教育要鼓勵孩子接觸大自然
,接觸社會。放學后讓孩子在開放的空間里盡情地舒展身心
,休息日讓孩子在藍天下
、草地上曬太陽,親近大自然
。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培養(yǎng)孩子為他人服務的行為與愛心,體驗不同的學校角色
、家庭角色
、社會角色,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
,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完善人格
。

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學校的安全與包容
、家庭的溫馨與支持以及青少年的良好個性與生理基礎等都能有力地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家長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
,立足于孩子未來的成長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吧!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
,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
、排版、編輯
,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
,請作者在及時聯(lián)系本站
,我們會盡快處理。
標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知識內容(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本文地址:http://www.0792xh.com/xlnews/165.html
文章來源:
- 上一篇:十部好看的兒童心理學電影,趕快收藏吧。国内美女直播流白浆,双飞两个女教师屁股眼,思思久久精品视频,张开腿无遮无挡在线观看,GAY日本男男GV片在线观看,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国产高潮抽搐喷浆视频,最新国产乳头打孔视频欧美,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i一,男同女同精品久久AV,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性生生活20分钟免费,日韩少妇150P,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亚洲欧美日韩激情版,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夜夜欢,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电影
- 下一篇:(中學生心理健康)中學生心理壓力應對策略
更多相關文章- 虞城縣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1-11-03
- 心理健康手抄報-心理健康的自我評價 2021-01-10
- !"> 鄭州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公益心理援助|“戰(zhàn)災抗疫”